在河南周口市中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高天峰和女儿高玮艺在家中被杀后,警方日前查明,高天峰的儿子高炜晟涉嫌雇凶杀人。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逼迫高炜晟杀死自己的至亲?原来,这个被家庭宠爱的男生,由于超生,从小东躲西藏,隐瞒身份,为此他抱怨父母的“无情”。同时,由于家庭对其学业上较高的期望值,高炜晟多次向同学表示“不堪压力”。

  这起“雇凶杀亲”案发生后,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反思。高炜晟的冷酷无情和麻木无知,到底该归咎于教育制度的失败,还是当前整个社会的浮躁,抑或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健全?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辨明,哪个才是压垮高炜晟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场悲剧的发生,与父母不恰当的成才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炜晟不想参加高考,不想上大学,希望高中一毕业就去做生意,但父亲期望甚高,想让儿子自己奋斗,靠考取好大学谋前途。这样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下中国的家庭中应该司空见惯。浮躁的社会里,充斥着功利色彩的教育。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天天教导孩子要出人头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唯独忘记了要让孩子学会更重要的:爱和宽容。或许是时候该好好反思这种扭曲的中国式成才观了。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固然能够理解,但要顾及子女的先天素质和能力水平,一味要求他们考名牌大学、成大器、做大官、当大老板,往往很容易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高炜晟这种“雇凶杀亲”的人间惨剧。

  在父母成才观上,一直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故事。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时,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广州食药监局日前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广州餐饮环节抽检情况,其中大米及米制品的镉超标率高达44.4%。而最终被倒逼出来的问题大米名单显示,8个批次的镉大米均来自湖南。

  民以食为天,大米更是中国人的主食。因此,“镉大米”事件一出,立即引发强烈关注。被牵涉其中的湖南当地很快展开调查,初步认定镉超标可能系肥料带入。不过,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简单和牵强。这起看似普通的食品安全事故,可能恰好掀开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

  众所周知,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但也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像此次抽检出的“镉大米”,就大多产自湖南重工业城市株洲和衡阳。其实,在今年年初曝出“湖南毒大米流入广东”后,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尹丽辉曾表示,对于大米中的镉超标,和产地、重金属污染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湖南全省约13%的土地遭重金属污染。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此次大米镉超标事件若究其根源,或必然的联系到土壤污染。

  之前,我们从始至终在追求餐桌上的安全,痛恨的是病害肉、地沟油、非法添加剂等各种危及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如今,随全国土地污染的加剧,我们赖以为生的粮食也慢慢的出现问题。

  难道仅仅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就能确保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了吗?似乎不见得。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或许应该有新的考量。

  面对着当前的科技使单产无法大幅度提高的现实,粮食增产还是得靠良田,而这要求我们应格外注重保护耕地的质量。同时,粮食安全不仅仅说明我们吃的和国家储备的粮食要有“量”上的保障,“质”上的提高同样不容忽视。如果任由“镉大米”泛滥,长此以往,我们手中的饭碗真的会不保。

  近日,有微博爆料称,江苏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之女袁慧中“火箭升迁”,“毕业三年升副处”,称袁慧中为“扬州火箭神女”。同时,三年里,袁慧中还完成了结婚、怀孕、生育和抚养孩子的大事。

  和这则消息同样引发关注的是,生于1985年4月的邓鹤翔不久前刚被引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他曾三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点项目,两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文章。

  虽然同是“有为”青年“火箭提拔”,但公众的反应大相径庭。对于前者,质疑声居多:如此快速的升迁是否与袁慧中父亲在地方上身居要职有关?这背后是不是真的存在公权力滥用的问题?提拔的过程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而对于后者,其详实而丰富的个人履历,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膜拜和赞誉。

  其实,无论是干部队伍,还是教师队伍,年轻化是大势所趋。对于确实优秀、工作上的能力突出的年轻人,能够破格提拔任用,一方面有助于充实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起年轻人的积极性,于公于私都是件好事。以袁慧中为例,博士毕业后两三年内升至副处,在很多地方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

  因此,对于年轻人才,尤其是“官二代”的破格提拔,首先要做到任用程序公正、公开、平等竞争,严格执行《公务员法》的要求,强化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包括其直系亲属的任职情况等都要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这样才可以避免以破格之名行谋私之实,不给权力寻租创造空间。

  同时,破格提拔的基本前提是以工作上的能力和业绩作为支撑。有关部门在“火箭提拔”年轻干部时,应把当事人的任职经历和工作业绩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经得起公众的考验和质疑,这才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