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们平常磨刀挺辛苦的,所以咱们买了一个电动磨刀器送你们。”一早,期望社区的居民将这份礼物送到了自愿者吴志明的手里。

  居民李萍说,他们素日里没少“费事”老吴和其他自愿者,考虑到人工磨刀比较辛苦,咱们便凑钱买了个电动磨刀器,“也是咱们的一点心意吧,谢谢这些自愿者。”

  居民褚阿姨是自愿者工作室的常客,前段时刻她发现,母亲为她做的裤子破了洞,便第一时刻找到自愿者梁中梅。梁中梅和记者说,只需居民有衣物改短、修补的需求,她都会极力帮他们,遇到挺费事的问题,她会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学习后再着手。

  有时候,梁中梅在休息时刻也会收到“加急件”。“把我给急的呀,前一天晚上得知要去扮演,但衣服太大了。”居民吴阿姨和记者说,其时她要暂时候补一位姐妹去扮演,但演出服是对方的,并不合身,眼看着明日一早就要上台,真实没办法,她只好打电话求助梁中梅。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梁中梅马上骑车来到她家里为她改好了演出服,“处处为咱们考虑,咱们很感动。”

  为什么期望社区自愿者工作室可以凝集全社区的力气?这要从创办者刘成厚说起。

  2015年,刘成厚发起建立这间工作室,许诺每天对外服务,他的真情感动了许多人,也招引了渐渐的变多有才有所长的居民参加,自愿服务项目也从开始的理发、磨刀,拓宽到20多个。

  2018年,刘成厚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老刘一走,咱们感觉天要塌了。”回想起那段日子,自愿者吴志明仍充溢感伤,“老刘是个好人,咱们决议把他的精力延续下去。”

  主心骨走了,工作室的运营一度陷入困境。就在这时,许多被服务过的居民提出要参加进来,拿手理发的张燕萍配偶更是齐上阵。

  “其时我的电饭煲坏了,老刘修欠好,居然骑车去镇上给我修,还不愿收我钱。”张燕萍一向记住这件事,参加自愿者团队她一点点没有犹疑。

  跟着时刻的推移,自愿者们跟居民们的联系益发接近,大事小事,居民们总会第一时刻想到他们。居民朱桃疯猛地发现煤气灶打不开,尽管不在吴志明的服务范围内,但他仍是选上门为她检查状况。很快,老吴找到了“病灶”,“别忧虑,换个电池就好了。”

  朱阿姨说,自己不是本地人,有了自愿者多年来的协助,她也渐渐找到了归属感,“这儿很温馨,对他们也很定心。”

  自工作室建立至今,参加的自愿者已有40多人,他们共理发近2000人次、磨刀4300多把、缝纫修补400多件。“老刘起的头,咱们会接好班。”吴志明认真地说。